最近...又兩則全球暖化的新聞!
第一則,聯合國報告是倡用核能阻止暖化;
另一則,最快2040年北極冰雪全不見。
關於第一則嘛...我是贊同的!
也許有人說,要阻止暖化,那應該是提倡所謂的節能,
其實,這完全正確!但...卻解決不了另一個問題!
贊同,是因為...
數十年後,另一個全球性的重大危機,『能源危機』!
而這,於世界各國所有的應對政策,都也只是在起步中!
台灣?別傻了~有影響力的人都在拼選票!
也許,大部分人都還是把『核能發電廠』與『核子彈頭』劃上等號!
但,這根本只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回事...
【機會教育 for 老百姓】
主旨:核能發電與核子武器完全不同!
but...why???
其實它們最大差別有三點!
一,核能發電是藉由一個叫『控制棒』的東西來『控制』能量的釋放,
而核子彈則是放任鈾原子或鈽原子之核分裂反應!
也就是說,核能發電是在受控制的情況下進行反應,
而核武則是讓其不受控制的在一瞬間產生大量反應!〔爆炸〕
所以,光這點就是天壤之別!
何況,若以發電方式來說,
核能發電又可分為『核融合』與『核分裂』兩種,
核分裂是屬於較早期的發電方式,危險性較高,〔相對於當時的技術〕
而核融合,因其不會造成反應器之熔毀而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質、
不會產生核爆、不會製造高放射性廢料,
所以核融合是比核分裂更加安全及環保的。
若以現今技術而言,核能發電會是很安全且具高效率的一個發電方式。
二、燃料之用量大為不同。
用以核分裂發電之核燃料,其濃度約為3%,
而用以使核子彈爆炸之燃料濃度,則高達97%!
所以,若以技術來說,
核武,是一種『一不小心就會爆不起來』的東西,
〔沒那個技術它還真的爆不了〕
更何況,是要去打壞掉核能發電爐,根本不可能爆起來!
簡單來說...要核電廠爆炸的機率,
遠比一架剛出廠的747客機墜機的機會還要低!
說到這個,讓我想起一件相關的話題,
因為以前人們只因『核武與核電』都是靠『核分裂』的反應,
而覺得它就一定是危險!所以有了這樣的比喻...
害怕:『與原子彈同樣是靠核分裂運作的核分裂發電爐,
會因為設計失誤或機件故障而產生核爆』,
就如同:『期待與 747 客機同樣是靠內燃機運轉驅動的汽車,
會因為設計失誤或是機件故障而飛到國外去』一般。
也就是說,雖然原理一樣,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三、目的不同!
這,不可否認,第三點是廢點!
但要說明的是...
核武,就是要讓它爆的愈厲害愈好!殺傷力愈強愈好!
但,核能發電,則有七項重要的安全防範措施:
低濃度核燃料、控制棒、先天安全的反應度設計、
厚達30公分的反應器爐體、緊急硼液注入反應器、
六套緊急爐心冷卻系統、厚達2公尺的圍阻體。
所以,以安全性來說,是可以讓人安心的!
最後,之所以贊同還有個原因...
大家,都是住在這個地球的人!
今天,在台灣,也許蓋了這座核電廠的人,大多都住台灣!
假設,它真的危險到不行,那麼蓋的人就會更加小心不是嗎?
因為,受影響的除了自己之外,還包括了所有自己關心的人!
所以,請大家安心服用吧...
噗~ 聽說,本篇到這裡,只是一半!
另一則,是有關於北極冰雪將完全不見的新聞,
但,有來看過我網誌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已經不是新聞!
反正我都已經在網誌裡講了很多次了...反正這大家都看得到!
但為什麼要特地提這個勒...
是因為我覺得,其中有一段,實在太幽默了!
內容是醬子寫的...
『根據科學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信」的研究顯示,
最快2040年,北極冰雪將全部消融殆盡,
而且真實後果,可能比冰塊全都不見還要嚴重。』...
沒錯,重點就是最後面那個『比冰塊全都不見還要嚴重』...XD
相信平常冷到不行的r大,看到這個應該也會偶爾含笑一下吧!?
報導中,還有另一句讓我覺得有意思~
『CNN記者特地走訪北極,卻看不到北極熊,
未來溫室效應加速,導致食物短缺,
想看到北極熊,可能會越來越可遇不可求。』
不知道此時會不會有人想說...
『那就到德國柏林去看小北極熊努特就好了ㄚ!』...XD
題外話:
有時,我覺得...也許,新聞就是這樣...
當今天,一個論點受到國際關注時,就會特地去報導它,
但,這股『熱潮』,新聞媒體工作者能維持多久呢?
希望,能持續到真正『對於大部分人產生共識之凝聚』的那一天!
就算,對於災難來臨的這一天來說,只有提早一天醒悟,也值得。
否則,這也只能說是炒炒新聞,而非關注自己所生活的環境。
- May 08 Tue 2007 12:04
核能與北極...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