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代,一個人的名字,不再只是個人專用!
既然跟r大談到這個問題,
我就再多講一點好了,
但是想想...乾脆當成一篇文章來po算了!
反正po文沒上限是吧... = =+
在進入本題之前,請先看一下以下這篇文章,
以及其回應部份!回應部份是重點!必看!
前情提要:《聽到濤聲》
今天主要是要跟大家說明一個觀念及現象,
在近年來,由於『團隊表現』的受重視,
漸漸的,單一一個名字,開始不再被當成單指一個人!
就以該文當中的例子來說~
《宮崎駿》這三個字,
早已經不再被當成『一個人』的專屬名字,
它已經被當成一個團隊的統稱;
大家試著想想,
宮崎駿『動畫』,真的是由他一個人一手包辦的嗎?
想也知道,當然不是!
在這個動畫完成之前,所需的是各個不同領域的人來分工,
有人負責紙稿、有人負責背景音樂、有人負責配音、
有人負責動畫製成、有人負責美術、...
這,絕對不會全都是叫宮崎駿的人所完成的!
但,這些人卻都是在他的旗下,為著同一理念在工作!
大家想想,如果不這麼做的話...
如果是提到《聽到濤聲》這部『小說』時,
雖然可以直接講成『冰室寒子的《聽到濤聲》』,
但如果提到《聽到濤聲》這部『動畫』時,
不就變成『aaa、bbb、ccc、.....的《聽到濤聲》』了嗎?
此時不就要把所有參與製作的人都寫出來?
再者,如果是只提監督的話,
那麼只要下次換了另一個監督,不就要換成『ddd動畫』了嗎?
那麼當民眾在尋找該相關資料時,
不就要特地去記『是誰監督的動畫』才能找到該動畫?
所以,今日,名字儼然已經被當成『品牌』在使用了!
再來,就連一國的元首的名字,
有時也已經被當成『團隊名稱』來使用,
例如:布x今日到abc做外交;
假設這個外交任務成功了,試問...
真的是他一個人完成的嗎?當然不是!
此時布x已經代表了整個團隊,而不再是個人!
有時,這個任務的成功,還不見得他本人是最大功臣!
所以,動畫這個東西當然也是一樣,
監督、製作、配音、...不見得是一定要本人,
但是一定都會掛著領導者的名字!
〔把它當成一種『品牌名』就比較容易接受這樣的觀念〕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監督是望月智充,
但卻被稱做『宮崎駿動畫』的原因!
但是,也不能把全部功勞都放在宮身上,
所以才會特別寫明誰負責了哪一個分工!
再舉一個更明顯的比喻...
今天,宮崎駿本人已經掛掉了,
那麼該團隊〔工作室〕在日後所推出的動畫,
難道就不能叫做『宮崎駿映畫』了嗎?
〔此時,製作、監督,一定不會是他本人!〕
想都不用想,當然可以!^___^
所以,宮崎駿這三個字,已經不再是代表一個人,
而是一個團隊、一個理想、一個意念、一個精神!
這樣,大家都懂了吧?
老師的話要聽喔!要聽、要聽、要聽喔!
- Oct 09 Mon 2006 21:18
The Definition of Name.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