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坡好累,下坡是煎熬,平路只有 ─ 爽!】
雖然 HUGO 進駐我家已經有數日了,
但一直都沒有機會好好的去享受它。
頂多也只是試車的時候在家繞繞,
或者騎到公司去打臨時工~
今天,傍晚,鐵了心,
很帥氣的把所有事一拋,換了車衣就出門了!
〔聽說明天是業績結束日耶?主管請自動跳過這篇~〕
這次公路車初體驗正式版的目標,藤山步道停車場。
如果以平時騎登山車來說,這根本就連塞牙縫都不夠!
但,這次騎的是公路車,
變速檔位跟操控幾何特性都不一樣,所以目的是在調適。
一開始,從家裡到運動公園的入口,基本上...
我只能說,爽到極點!
只要輕鬆的把轉速維持在90rpm ,
就能一直保持在30km/hr以上的時速。
檔位變重一點,一樣維持在90rpm,時速就會增到35km/hr...
如果是以前騎登山車,這可是要用力踩的!
這就是公路車輕、輪胎磨擦力小的優勢,
就算是回程時已經有點累了,
也還是一樣能維持在30以上的時速。
進到運動公園後,
就是一連串的上坡直到藤山步道停車場為止。
雖然早就心裡有底...
公路車跟我原本登山車的最輕檔位至少有四到五檔的差距,
但沒想到居然會是那麼累!
而且居然在 1/3 處就已經用到了最輕檔位。
〔以前騎登山車根本連最輕齒盤都還用不到~〕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雖是如此,但如果迴轉速一直維持在60rpm的話,
時速都還可以保持在8km/hr。
只是,「這次」因為力求維持在60rpm,
所以一度讓自己的心跳越到192大關!
這倒是很久沒發生過了...
但這是有跡可循的,
第一次騎公路車爬坡,變數太多了,
可能是太久沒騎車了,所以肌力無法臨時ㄍㄧㄥ起來;
〔之前就有這樣過~情況很類似~〕
可能是太興奮,所以一開始用力過猛,造成後濟無力;
〔跟美眉約會時更是可能發生!但好像都沒人要跟我騎~〕
也有可能是檔位切換時機沒抓好...
〔這機率最小~〕
總之,我先把它歸成適應期會出現的現象,
之後再來慢慢驗證~多騎幾次再說。
到停車場休息了一下之後,就馬上往下滑回家~
只是,原以為上坡已經夠累了,
萬萬沒想到,下坡才真的是煎熬!
公路車在下坡時,為了讓煞車制動性能發揮最大效益,
車手基本上都會握在「下把位」處~
簡單的說,就是會趴低一點...
只是,我只趴了幾秒就覺得.........
「幹!怎麼那麼酸~」← 這真的是我的心聲!
除了腰酸之外,還有一個大失策...
原本有想說要不要去買個公路車安全帽,
但想說它跟登山車安全帽也只差個帽沿而已,
〔我是單指外觀,當然設計功能性上也有差~〕
所以想說沒買也沒關係~就直接用登山車的就好!
沒想到這時它卻成了「該死的帽沿」...
因為握了下把位的關係,本來就會比較趴,
所以如果頭如果要看前面,那就得「抬高一點」,
但因為帽沿的關係,讓視線更低了...
所以就又要「抬得更高一點」...
也因此,滑到一半脖子就已經先受不了了~
臨時轉上漢威的斜坡稍做休息。
就只有這樣嗎?當然不是!
除了腰背酸、脖子酸之外,
就連手腕也一起來酸~
因為煞車的方式的關係,
會比一般騎登山車還要難施力,
所以當然也酸得更快...
事實上應該說,以前用不到的肌肉群現在都用到了!
好不容易回到平地,真的是鬆了一口氣~
回到家後,ㄟ?比平常還要快回到家耶~
不過,還是很累就是了~
雖然如此,
不過這一切似乎也都是公路車車手入門時必經之路。
聽說,習慣了就好了.....@@”
只好姑且相信它了~
這次的初體驗,真的讓我覺得,
HUGO 真是一部好車ㄚ!
不過也因為這次的下坡,讓我覺得...
我已經開始想把它的煞車皮換掉了...XD
不過還是先把它磨爛再說吧,不然太浪費了~
對於公路車的看法...
也許有人會覺得:輪胎那麼細,光看就很危險。
其實連我媽也醬覺得~
但這次的體驗下來,我則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是以登山車的心態來說,
如果以一樣的時速標準入彎攻下坡,
沒錯,公路車的確危險得多!
但,也因為知道公路車這樣做很危險,
所以一般車手在下坡路段時,
則更會放慢自己的速度並且更注意路況,
所以比較起來,反而大大降低了潛在危機。
以前騎登山車時,
因為車胎夠粗,也比較不怕路上有啥碎石,
索性就放著讓它滑~
現在終於知道為啥我能一直超越公路車了。
「上坡比快,下坡比慢」,
這應該是對於公路車車手來講最好的心態!
===========================
後記:
剛剛仔細去算了一下齒比,
HUGO 最輕的齒比剛好是我登山車上藤山停車場的齒比。
果然是因為太久沒有騎爬坡,
以至於面臨肌到用時方恨少的窘境~
看來真的要好好練了~
練成勇腳才是王道......XD
- Nov 02 Tue 2010 18:56
初體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