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C130還蠻好坐的說~》

  今年恰逢金門823砲戰的五十週年,所以國防部特地在金門舉辦了一系列的「823戰役50週年」紀念活動,並邀請總統參加。這一系列的活動,除了紀念大會外,還包含了公祭國軍陣亡將士、戰爭遺址巡禮、學術研討會、文藝(物)展覽、紀念郵展及軍民聯歡晚會等等。希望藉此喚醒國人和世人,應記取戰爭慘痛教訓,遠離戰爭,並以前瞻思維共同來提振、協助金門的相對提升和發展。而我也剛好托了總統的福,在退伍前能夠如願坐到C130走訪金門。

  因為要配合大老闆參與金門系列活動中的紀念大會及公祭,所以我們也有了到金門出差的機會。〔據隊長說,他從入伍到現在都還沒到過金門...@__@"〕所以基本上,這次的七天六夜行程,還蠻多人想去但不能去的。但可想而知的就是,一定是熱到爆!還好最後有個風婆娘─如麗來攪局,所以至少有一兩天還蠻涼快的,但也因此讓整個行程多延了一天。




0818

  中午,頂著小帽,穿著軍便服,提著黃埔大背包,背著樂器,一行人浩浩蕩蕩到空軍基地去搭機前往金門,準備參與下午的預教。進到機場,發現與我們形影不離的好兄弟們也已經到達現場候機。第一次搭軍機,感覺上並沒有想像中該出現的緊張(“聽說”很會掉是吧?這個聽說通常會嚇死人!),也許是因為已經搭過好幾次民航機的原因,所以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興奮。好不容易,時間到了,便快速的通過安檢,搭上接駁車,到達停機坪。此時在附近的“博士”突然看著不遠處的復興航空民行機發了一語:「我們應該是要搭這個吧?」可見他很怕...@__@ 別傻了!要搭的當然是在眼前的C130運輸機。看到這龐然大物,第一個感覺是...應該很重吧? = =b 很快的,東西上架,全員坐定位,再來就是把生命交給機長大大了!第一次坐C130,感覺上...除了真的很吵(機身幾乎沒有隔音,所以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引擎有多猛!)、坐位很貼身(不是坊間看到的那種坐位)以及看不到啥風景(只有幾個巴掌大的小窗)之外,其實只要機師的技術好,搭起來還是很舒適的。

  一個小時過後,飛機順利降落在金門的機場。隨即就是一陣行李、裝備清點,然後到達第一個彩排的場地「擎天廳」(註1)。而這擎天廳也是本次系列活動中,軍方開放參訪的軍事重地之一。吹出第一個音時,深感...這裡的音響真是好ㄚ!因為是在山洞的關係,所以只要輕輕吹,就能傳很遠,迴音的問題也因為岩壁上特地砌上了空心花磚而解套。真是不錯的地方。只是在裡面常常會被水滴到就是了...@__@" 擎天廳的預教結束後,眾人便經由坑道走到山另一頭的太武山公墓,進行下一場祭典的預教。這下,就有熱到了!今天一整天,金門的天空一朵雲都沒有,藍天萬里。

  好不容易,結束了今天第一天的行程,終於可以回到「大飯店」稍做休息了。今天晚上所住的地方,為「中心教練場」;這個地方相信有參加過「金門暑期戰鬥營」的人一定不陌生!沒錯,就是你們住了五個晚上的地方。如果把這個營區分等級的話,這大概就是野戰單位中的「七星級飯店」了吧?除了床與櫃子跟一般營區一樣之外,其餘的真的就可以說是奢望了!大到不行的浴廁、舒適的中山室+四五台的電視與XBox,真的就是頂極享受了。(某人曰:比黃x軍校好太多了!) 雖然寢室沒有冷氣,但因為良好的通風加上數台大電風扇加持,清晨起來一不小心還是會被冷到滴!


0819

  今天一早起床,上午又是一陣預教洗禮。下午我們則是分成兩批人行動。第一批是去幫忙侯老師做一些義工;第二批沒事的就是自由活動了。聽長官說金門鎮的“山外村”不錯,但只有三條街能逛,所以便決定去那邊看看。去到那裡,我想可能是非假日的關係吧,商店幾乎全關,只剩幾家賣飲料的跟網咖、書店以及小吃。山外大概花個三十分鐘能逛完,之後就會發現,這個村落完全是依靠阿兵哥才能生存的,幾乎所有的商店都是以阿兵哥為消費主軸。雖然一下子就逛完了,但距離回營時間還有好幾個鐘頭,所以此時就又分了兩批人,第一批去網咖,第二批就跑去書店看書。〔你看,果然是為了消磨時間的阿兵哥而存在!〕第二天,就這樣在書堆中結束了!


0820

  今天開始,原定計畫中就已經沒「預教」,而正式典禮的時間是紀念日當天,所以大家就知道接下來是什麼時間了吧?今天可以晚一點起床,六點半起床,盥洗完吃完早餐,所有人便把所有行李打包上車。據說今天是處長大人要帶我們去做參訪。早上的時間,我們參觀了俞大維戰史館、八二三戰史館、榕園及馬上關廁所?ㄜ~不!是馬山觀廁所?ㄚ~又錯!是“馬山觀測所”(註2)才對!然後也到了一般遊客一定會去的貢糖店去大肆採購;這幾天,試吃了很多家,最好吃的還是陳金福記的貢糖最讚!有機會一定要去買來吃!而這一路上,什麼最多?沒錯!高梁田最多。而在這些田園中,如果仔細觀察,又可發現廣大的田野中豎立著一根根高約四米的曬衣架?ㄜ~ 這當地人稱「戳屁股樁」,官方則稱為「反空降樁」(註3)。

  中午一伙人便先將行李送到飯店去(這次就真的是飯店了),吃了便當休息了一下,再繼續下午的行程。下午的時間裡,總共走訪了古寧頭戰史館、雙鯉溼地自然中心,然後購買了一把金合利鋼刀、試吃了馬家麵線,到莒光樓納個涼,最後進了翟山坑道(註4)。說到這個金合利鋼刀(店名),不進去也就算了,一進去就讓人想忍不住的砸錢下去!一把把由砲彈製成的鋼刀都堪稱藝術品,但因為本人最近手頭吃緊,所以只好買了一把過過乾癮。而馬家麵線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實並非它的麵線,而是它的「馬家醬」;共有八種口味,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那罐由裡黑到外的醍醐醬!真的讚到爆!晚上的時間,大概就是放風的時間,至於大家都在幹麻...軍人嘛,還能幹麻勒?請自行發揮吧。而我則是泡在房間打劍魂四...@__@" XBox怎麼會那麼好玩?歐買尬~






《戳屁股樁(反空降樁)》


《金合利鋼刀 小折刀》



0821

  今天呢,除了睡到飽之外,下午又來了一個預教,臨時排出來的。預教完,大家換了運動服,處長便帶領著眾弟兄去爬金門第一高峰 ─ 太武山!〔沒想到出差還能爬到山,真是欣慰!〕其實今天的行程,簡單的來說,就是先穿著軍便服到太武山出差,然後到飯店換了便服,再回到太武山爬山...@__@" 夠簡潔吧?

  從太武山公墓大門進入後往左邊走,行一小段路後遇「玉章路」左轉順行而上,便開始今天的登山行程。途中會經過思源亭,然後過不久就能在右手邊看到金門的風景。續走不久,會在左手邊發現「斗門登山步道」,轉上去應該就是這一條路上的最高峰。在此,通常如果只是要去找「毋忘在莒」石碣的人(旅行社帶隊),會直接選擇繼續往下走(也就是不上步道);此時本人強烈建議:一定要轉上去!因為你將會看到金門最漂亮的一角,就在這個步道頂端的左側,而在這個頂端的右側,就是傳說中的“鄭成功觀兵奕棋處”。看完風景,便可往回走下到剛剛的步道入口處,繼續往下走,過沒幾分鐘就能找到原版的「毋忘在莒碣」。開始拍照吧!拍完照,如果你還沒流汗,可以繼續往下走,就能走到「海印寺」(註5)參拜一下,順便摸摸安心石!這裡的觀音石像多到爆!洗個臉,喝個水,就要開始往回走了!整個走完,很慢的逛大概一個半鐘頭。

  累了一整天,晚上當然就是要吃好料的;上車不到幾分鐘便到了目的地:高坑牛肉店。來到金門,沒到過這家店,就不要說在金門吃過牛肉。超大牛肉麵、牛肉拼盤、紅燒牛楠、蔥爆巢肚、牛雜火鍋、...出生到現在,才知道啥叫牛肉全席!真是滿足~ 吃完,一群人又分成兩批!一批是隔天要出差的,先回到飯店整差服休息,另一批,則是到金門縣立文化中心去觀賞藝工隊的演出(應該說是他們在明晚演出的預演)。一開始大家都不太想去,但是最後真的是覺得...還好有去!真的還蠻不錯的~如果再有人說藝工隊是爽單位,那就請加入他們的行列,看看他們背後的辛勞!


0822

  因為前幾天臨時公告說要到小金門出一個小差,所以今天一整個白天都會在小金門度過。一早整完裝,便到碼頭用餐+搭船到小金門 (烈嶼),因為颱風靠近的關係,所以今天都是陰雨天,海相也頗為刺激!晃ㄚ晃ㄚ晃~居然有弟兄還沒開船就暈了~到達後便直接前往目的地“烈嶼公墓”,出差的人去出差,沒差的人就在遊覽車上「皮皮搓」!這部遊覽車雖然已經是淘汰再淘汰後的舊車,但冷氣依舊剛猛!

  差出完後,沒事了,當然就又開始了參訪行程。首先到聖祖貢糖店,您沒看錯,又是到貢糖店。但在這家貢糖店的門口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它就位於名為「八達樓子」(註6)的這個倣城樓式建築前。然後在這家貢糖店裡,我又噴錢了!但買的不是貢糖,而是幾個已經停產的金門高梁鑰匙圈,分別送給老媽老爸老弟;然後還a了櫃台上的書籤四張。@__@” 採買完後,一行人就到了胡錦濤戰死館?ㄜ~不!這下錯大了!是「胡井頭戰史館」(註7)才對!沿路上,光用肉眼就能清楚看到廈門的建築物,真的是近到爆!(其實就算在金門本島,只要角度對了,天候又佳,也是可以光用肉眼就看到廈門。)至於這裡離廈門到底有多近勒?這樣說好了,我只需要一個望遠鏡,就能看到廈門海灘上正在奔跑僖戲的情侶。夠近了吧?然後在這裡還發現了一樣有趣的東西。由望遠鏡眺望廈門時,會看到八個印有斗大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字樣的牌子,真是超熱血的!而此時,千萬別打電話,因為這一定會是國際漫遊。

  離開戰史館後,便先到當地的營區吃中餐,然後原定是要直接回金門島,但臨時又穿插了一個節目,那就是去觀賞240公厘榴彈砲的砲操演練 (這平常是看不到的!)。第一次看到這個龐然大物,真的不難想像它為什麼會成為八二三砲戰的英雄!利用它來偷渡,坐在砲管裡被它轟出去,一定連飛機票都省了!一看完,拍完手,馬上馬不停蹄的就往外衝,因為船要開了...囧rz 遊覽車要離開時,連長還在我們身後敬禮,這種感覺還真的怪怪的。但由外哨到連長的舉止表現,感覺得出來,他們部隊對於紀律的要求,真的是沒話說。到了碼頭,又搭上船,這次又晃得比早上更厲害!但因為船長太熱血,所以一下子就到了金門水頭碼頭,所以暈的人應該也來不及吐就已經回到陸地上了。再來,又是放風~


0823

  原本今天應該是正式執行勤務的日子,但因為原本考慮到颱風要來的關係,只好延了一天。所以就又閒了下來。偏偏,飯店房間又不夠我們續訂,所以只好考慮換到附近的另外一家旅館。所以今天的行程就是,預教→換旅館→等吃飯→放風→睡覺。


0824

  終於來到出差日。先到擎天廳,再到太武山公墓,一個早上就這樣過去了。下午因為要等飛機的關係,所以又空了幾個鐘頭出來,只好再到附近去把還沒走過的老街逛了逛,然後買了一尊風師爺(註8)回家。因為大老闆行程一直改變的關係,所以原本天黑前就能回到家的我們,行程就一直延誤到天黑了都還在台海上空,回到部隊時都已經快到就寢時間了。

  這幾天的行程雖然很累,但是總算是有散心的感覺了,雖然跟著部隊行動是一件很不便的事,但有總比沒有好,對吧?而這次大概也只逛了1/3想去的地方,也許以後有空就會去認真的把它逛完。


好!寫完了~ 但是還有八個註解還沒寫,真是xxx...

P.S.1. 因為此次出差又是不能帶手機、相機,所以那些美麗的景物就只能我一人獨享,真是抱歉ㄋㄟ~ @Q@

P.S.2. 這次搭回來的班機編號好像是「1314」...XD 該不會就是在說我一生中只能搭一趟來回吧?(1314=>一生一次)



註1 擎天廳,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太武山腹的人工地下花崗石岩洞,其長50公尺、寬18公尺、高11公尺,可容納千餘人,為我國國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所屬設施。其是奉「先總統蔣公」的指示,於民國五十一年十一月二日動工,以炸藥、簡易機械工具及雙手開鑿。負責開鑿任務的將領是當時擔任陸軍六十九師師長的顏子濬將軍,並請當時台灣成功大學工學院院長羅雲平教授,竭盡所學的指導。顏子濬率官兵千餘人,採三班制,不分晝夜地趕工,並於隔年7月竣工,前後費時不到一年。同年十月二十八日先總統 蔣公在參觀後有感於此工程浩大故特於廳內的岩壁上親筆命名為「擎天廳」,旨在勉勵我官兵弟兄「人定勝天」的哲理。 擎天廳於戰時與其他坑道相連,成為作戰中樞,也曾做為傷患收容所;後來則轉做官兵休閒娛樂場所,可欣賞勞軍表演或播放電影,並為現今金防部重要集會之場所,是為軍事管制區。

註2 說到這個「馬山觀測所」,它是位於金門最北端突出部。一進門後,走道會分成兩邊。左側可以觀廁所,右側走道則是可以到達觀測點。走到右邊通道最裡面處可與對岸角嶼島相望,兩地直線於退潮時相距僅一千八百公尺,天氣晴朗,可以肉眼清晰觀望對岸的鄉民們在島上沿岸活動,而且眼前不時就會有掛著五行旗?ㄜ不~是五星旗的漁船在前面晃ㄚ晃的!也因為距離對岸太近,所以手機不時有被蓋台的情況。所以在這裡講電話時就要小心,啥時變成國際漫遊都不知道!

註3 「反空降樁」是為預防敵人傘兵的空降登陸而設立的。反空降樁是以鋼筋為骨,以水泥漿灌鑄成的方形柱子,長約五米、寬和厚各約十五釐米,埋在地裡的部分近一米高。在柱子的頂端,有三根約二十釐米長的尖銳鐵叉,突出於柱頂,用來剌掛空降傘兵的身體或傘具。設置之初,有些地面還在每一根樁之間,縱、橫、斜各拉上粗鐵線,據說如此可以讓空降下來的傘兵連人帶傘被懸著不能動彈,但這項牽鐵線的舉措後來不知何故而不再繼續了。在金門島上較平埋的農地上,到處可見其以平均每 20 至 30 公尺的間距矗立著。現在,傘兵空降被戳屁股的場景雖已不復見,但偶爾還是會有鳥兒充當空降部隊,站立頂端,形成極具特色的景象。

註4 「翟山坑道」一條戰時的運補坑道。八二三砲戰後,兩岸情勢緊張,後方補給困難,「搶灘料羅灣」的場面驚險萬分。為了運補食糧,軍方於民國 50 年耗費了 5 年的時間挖出全長101公尺、寬6公尺的坑道。走進坑道「毋忘在莒」矗立在入口,旁邊書寫著一列列軍事紀律,洞口右邊還留有 7 間兵舍,裡面分陸道和水道,為 A 字型坑道,因此全長走下來有300多公尺。這有著 2 公尺深的水道,可停 12 艘補給小艇並且孕育了無數條的肥魚!在轟隆隆的砲火中,可令船艦安然無恙的從外海長驅直入。順著階梯下走,撫摸著潮溼卻堅硬的花崗岩壁,那人工一斧一斧開鑿的艱辛真是點滴在心頭難開。

註5 海印寺位在太武山兩最高峰間凹地,原名太武巖寺。因太武山上巖石糾紛縈紆如印章篆刻,所以雅稱海印,巖稱海印巖。太武巖寺也叫海印寺,便是因此而來。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善男信女登高進香,盛況空前,與浯島城隍遷治慶典並稱金門民間兩大節慶活動。海印寺左前方有拱形石門一方,名為「石門關」,是太武山十二奇之一,以幽奇見稱。石門關用石砌造,上有翼角起翹反宇屋頂的石護檐,中央開拱形門洞,穿過門洞,可通往門後的石室,宛若出入的關口,因此稱為石門關。門的上方橫額題鐫「海山第一」四字,為明末兵部尚書盧若騰於明王永曆十五年 (1661年) 所書,現為國家三級古蹟。

註6 「八達樓子」位於金門縣烈嶼鄉西宅村十字路口,興建於民國 55 年 2 月,為一座高數丈的城堡式的二層樓建築,樓頂塑有7位分據四方握槍手榴彈作掃擊狀態的戰士雕像,英勇雄姿,栩栩如生。八達樓子流傳著一般國軍英勇抗敵的悲壯戰史:民國22年抗日戰爭時,戌守古北口的一班步兵7人,為掩護長城部隊154團轉進,誓死固守堅決抵抗,曾殲滅敵軍數百人,完成任務,然而終因敵眾我寡,全部壯烈犧牲。

註7 胡井頭戰史館位於烈嶼西北端,建於民國七十八年元月,館內詳細了大二膽、九三、八二三數次戰役中,烈嶼島上的軍民同胞雖在槍林彈雨中,但仍奮勇抗敵的堅毅精神。戰史館的門牆上刻有八二三戰役浮雕,配上城垛式的牆頭設計,更加凸顯出濃厚的戰地氣息。館內陳列了戰爭時我方與敵軍所使用的武器、史料等以及歷次戰役實況及烈嶼軍經建設、及歷任國家元首、政府各級元首巡視金門之照片資料等。井湖頭位於東坑寺的最前端,亦是當年鄭成功登陸地因此在湖井頭的觀測站,透過高倍望遠鏡眺望大陸,即可望見海峽對岸的神州大陸(ㄝ?這不是霹靂布袋戲裡的稱法嗎?)。此外湖井頭亦是心戰中心的播音站,終年以全天候的音樂和喊話,對對岸的共軍進行心戰襲擊。

註8 金門的風獅爺可分為二種,一種是安置於村落外緣的地面,本文稱之為「村落風獅爺」,另一種是立於屋頂上,本文稱之為「屋頂風獅爺」,本地居民均泛稱為「風獅爺」,二者均被認為具備鎮風押煞,驅邪伏魔的功效,但雕塑材料、形狀大小不同,前者防護的範圍是整個村落,屬於公設性質;後者庇護的對象侷限於設置的住宅,屬於私設性質。金門民間也稱村落風獅爺為「風獅」、「石獅爺」,一般認為就是由自古以來被國人視為能辟邪招福的視獸獅子的形象所演變而來,以獅子「百獸之王」的威猛來嚇阻四面八方的邪魔妖怪,而最主要的任務是用來兢制造成風害的邪魔,因為此稱這一類的石獅為「風獅」,冠上公或爺乃表示對神祇的一種尊稱。


《金門簡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day 的頭像
    Today

    ~TodAy is My Day~

    To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