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or 相依?


記得每次去老闆家吃飯時,他總會提起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他最拿手的廖家鱈魚!只要有學生到他家,這道菜永遠會是必備的菜餚,而且是由他親自下廚烹飪!據說這是家傳菜!

第二件事,就是高掛在他家的一張被裱框起來的紙;這是他當初出國唸書時,一位朋友送他的一張紙,作為送行的禮物,上面寫著『You wi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will make you free.』,出國的這段時間他一直都把這張紙保存的很好,回國後就立即把它給裱框起來。

第三件事,就是虎克這個人!




  一般對於科學較沒涉足的人,大部分都會認為:『相信且研究科學的人,都不會去信、仰鬼神及上帝』;但事實上,對於科學研究愈深入的人,就愈相信上帝的存在!就因為,太多現象,是無法用科學、科技來解釋及破解的!以虎克這位科學家來舉例,他本是個自稱聖靈(上帝)絕緣體的人,但卻藉由他自己的發明,從一隻跳蚤身上認識了上帝。

  談到虎克,大家應該會直接聯想到他的『虎克定律』,但他對於科學的貢獻並不僅僅如此,其實除了這個定律之外,他是第一個發現表面張力的人,他也製造了第一部顯微鏡、第一個具有彈簧的手錶、第一台真空抽氣機、第一隻水銀溫度計、第一個天平、第一架半杯式風速計、......等等,但也許沒人知道,他雖是位發明大王,卻也是個重度殘障者。因為他對於科學的熱忱,並且認為世界所有事物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打從一開始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直到他發明了複式顯微鏡。

  1665年虎克製造成第一部複式顯微鏡。這是生物界重要的里程碑,對他自己也有重要的影響,他後來在《Micrographia》一書中寫道︰「一天夜裡有一隻老鼠來吃乳酪,被我抓到了。我在老鼠的身上看到一隻跳蚤,我把跳蚤捏死(跳蚤是鼠疫的傳播者),心想閒來無事,就把跳蚤放在顯微境下觀察。啊!我不禁讚賞跳蚤的美,跳蚤毛的結構、排列次序,我不是只看到一種藝術的美,我是看到一種神聖的美,一種信仰的美(Beautiful in a religious)。」上面那幅圖,是他後來在書上畫上的一隻十六吋大的跳蚤,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看到牠時並不會有所感動,頂多只是覺得嘔心,當然更不會了解為什麼一隻跳蚤會這麼撼動一位科學巨擘。


  但是,信仰是必要的嗎?或者,有必要到迷的地步嗎?


  我是個在生活上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對於鬼神、上帝,頂多只是抱持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當然更不會去迷信!如果硬是要找個依歸,我也許只會信仰自己!神,無法操縱人的生活,神無法操控自由意志;所以當人遭受到困難時,要不要去面對、該怎麼處理,全都是由自己的大腦來決定。

  也許以前真的有個造物者的存在,但是,去相信祂的存在,絕對不是為了讓人類對他產生信仰、崇拜、依靠,而是讓每生命都能夠了解,每個生命都得靠自己走出自己的路,創造自己的生活、活在自己的人生;而非凡事等著祂們來幫你決定!我承認,我找不出任何可以解釋生命起源的理由,孩子出生時是那麼小的一球,但是卻五臟俱全,而且居然還隨著歲月的增長而有所改變;但是這對我來說並不是一定要知道的事,因為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從我出生一直到我老死的這段路,要怎麼走?我想要的是什麼?我要怎樣的人生?』。我覺得,「找出自己生命意義」遠比「知道生命的起源」還要更有意義。所以,我相信科學;但,科學是否一定要伴隨著信仰,這倒就得由各人的自由意志來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當現象就擺在眼前時,信仰的有與無,只是差在現象如何被解釋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