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很多人對於音準的概念是有所偏差的!


前陣子有個學生問我關於音準的問題,

〔其實也沒多久,大概半年前〕

所以當時就寫了些東西給他看,

本來有想過要放到網誌上,但一忙就忘了有這回事!

直到星期天團練時,達哥(樂團的音樂總監)又再次提到,

才讓我想起以前寫過這麼一篇小東西~


其實如果要談到音準,基本上有兩個方向要討論,

第一:正確的音準觀念是什麼?

   〔演出與練習時著重的目標不一樣〕

第二:如何訓練音準?

   〔因人數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要求〕



基本上,談到音準,其實可以分為幾個情況~

 ─ 1.一個人時 〔基礎建立最重要時期〕

    通常是訓練絕對的音準!

    要能夠在某個基頻下準確抓出各音之間的頻率距離及位置!

    EX:如果Do是這個音頻,那麼Re的音頻該是多少?

 ─ 2.兩個人時 〔定力、默契養成時期〕

    需要加入相對音準的概念!

    開始學著互相配合對方的音準!

 ─ 3.多個人時 〔觀念正確與否將影響整體表現〕



其實,在自己一個人練樂器的時候,

音準上的訓練是最容易忽略掉的!

因為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太枯燥乏味!

但音準控制技巧的建立,

往往是從一個人的個練〔個人練習〕時開始!

這直接決定了你有沒有辦法在樂團中生存!

至於怎麼個訓練法、該練到怎麼的地步,

有空的人可以來找我討論交換經驗~



而在兩個人時,又分為兩種情況~

 a.同聲部〔吹同一旋律〕

 b.不同聲部〔合聲〕

如果是吹同樣的音,

那麼該注意的當然就是只有兩者的音是否都在同一頻率上!

但如果是吹合聲的話,

那麼除了自己的音準要保持在正確的頻率位置之外,

還得要注意音量上的主副平衡問題!

而且通常還要做到對於主旋律音準的相對配合,隨時調整!

吹合聲時,最常見的就是,副屬部分被主旋律拉著走!

尤其是在小號,一樣的指法可以吹出不一樣的音,

如果此時腦子裡沒有譜上該豆芽菜正確的音頻,

很容易就會使用錯誤的氣,而吹成別的音!

這,要有樂器示範各位才比較能深刻體會,

所以我就不多述~大家知道有這回事就好!

但這種情況的訓練是必要的!

如果一對一都沒辦法配合,

那根本進不到最後的重點,多人合奏!



以上的部分我只是輕輕帶過,重點是以下的!



在多人合奏的音準配合,其實大部分人都會有錯誤的觀念!

尤其是在演出的時候!

在樂團中,應該所有人都會有自己的調音器,

而一般人都會覺得,不論什麼時候,

全團的音準都非得要維持在平常調音時所使用的那個基準之上!

但,這是錯誤的觀念!尤其是在演出!

如果只是這樣,那麼最後的畫面將是:

每個人譜架前都放著調音器,然後音樂會時就猛對著調音器吹!


有演出過的人應該都知道,

在演出之前,在後台每個人都會調一次音,

那時的音一定是調音器上某基音的頻率!

但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這絕不是演出時『只能出現的頻率』!

在所有演出人員上到舞台坐定後,

首席會出來調最後一次音,

此時的音準,其實才是最後在演出時該有基音音頻!

首席的這個動作就是要召告大伙,

《這場音樂會將以這個音的頻率為基準音頻》,

《大家都要跟著我吹出來的音頻走!》

從此時開始,所謂的絕對音感已經用不上了!

所需的是相對音準的掌握控制!

如果這個時候再有人開調音器對著它吹,

那可以確定的是這一定是不入流的樂團!


而這只是開始!

隨著演出過程中,場內氣溫的變化、每個人體力的消耗,

在基音的音準上也會有起起落落的情況,

此時,『該以哪一個人的基音音頻為基準』這就很重要了!

通常,如果演出時有鋼琴,那當然是跟著鋼琴或鍵盤走!

如果有Solo或明顯主旋律聲部,當然要跟著他們走,

如果完全沒有明顯主題,那則是得跟著樂團首席走,

這樣整體的音準才會維持在『聽起來是和諧』的情況下!


在演出時,

非得做到的並“不是”『從頭到尾都要維持在固定某音頻基準上』,

最重要的是『整體的合音要讓人聽起來是和諧融洽的』!


也許在後台調音時是用 A-442 的基音頻率,

而在上場後首席音準如果是 A-443 的基音音頻,

此時如果大家都跟著 A-443 走,

那麼所有聽眾是不會覺得有啥怪怪的地方的!

但如果此時有人堅持吹著 A-442 的音頻,

那麼這場音樂會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失敗了!


所以,從演出開始的最後一次調音起,

調音器就已經完全沒有用處了!

所需的是大家張開自己的耳朵,

聽聽自己、聽聽隔壁、聽聽大伙,

盡力在演出過程中維持一定的和諧,

這,才是演出時該有的音準正確觀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